“十二五計劃”是中國國民經濟計劃的一部分,主要是對全國重大建設項目、生產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標和方向。中國是從1953年開始制以五年一個時間段來做國家的中短期規劃的,******個“五年計劃”,我們***簡稱為“一五”,然后以此類推。“十二五”規劃的起止時間:2011-2015年。目前,各部委省市區的“十二五”前期課題調研均已啟動。今年10月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上已討論建議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國會議上審議通過付諸實施。
“十二五”時期是世界經濟和中國經濟發生潛在變革的重要五年,全球經濟發展將發生重大轉型。未來一段時間內,全球經濟可能進入全面轉型的時期,世界經濟發展將步入“結構再平衡”和“新產業革命”階段。首先,全球經濟將處于逐步從失衡向再平衡轉變的適應期,國際市場的需求結構將面臨深度調整;其次,全球經濟將處于逐步從產業全球化向產業去全球化轉變的劇變期,全球產業格局將面臨激烈競爭和重新洗牌。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負責人羅百輝分析認為,對于中國模具產業而言,“十二五”是轉型提檔的關鍵時期,產業發展將進入“結構優化調整”和“產業升級創新”階段。首先,中國模具業還處于從沿海內地失衡向平衡轉變的過渡期,區域結構將面臨大變局;其次,中國模具業將處于從低成本產業階段向高附加值產業階段轉變的轉型期,整體產業結構將面臨整體調整。
國際模具及五金塑膠產業供應商協會負責人羅百輝近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十二五”時期,我國模具產業核心任務是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以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動力,以提高產業附加值為主要目標,把模具產業發展建立在技術創新、高效管理、低碳經濟、區域協調、產業聯動、持續增長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國際化大產業、大品牌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礎。”
產業結構調整包括完善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發展新型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等內容。自主創新則包括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謀求經濟長遠發展主動權、形成長期競爭優勢。羅百輝表示,中國模具工業發展正處于由大向強的發展路徑,粗放型發展模式仍未根本轉變,調整產業結構是轉變模具行業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模具產業作為傳統產業在結構優化調整中,改造升級步伐需進一步加快。羅百輝表示,目前我國模具產業結構調整面臨兩大難題。首先,部分地產商盲目投資模具城、布局雷同,沒有取得當地政府決策性支持,結果沒有形成產業集聚的規模效應。其次,模具產業發展鏈條不完整,發展商與上下游企業凝聚力不夠,資源整合效果不明顯。
調整轉型是指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切實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結構調整主攻方向為產業技術結構和企業組織結構。發展動力要實現由投資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要素投入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技術結構由中低端向高中端轉變,企業質態由“小而弱”向“大而強”轉變。創新升級是指大力推行自主創業,促進產業優化升級。要把加強科技創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努力突破產業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加快形成自主技術、標準和品牌,大力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產業化、產業集聚高度化,構建現代裝備制造體系。“十二五”期間裝備制造業的發展目標為: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發展的協調性明顯增強,發展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羅百輝指出,“十二五”時期,我國模具行業應加強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深化信息技術集成應用,創新管理、提高質量,優化產品和技術結構。同時,堅持發展綠色經濟,促進形成低消耗、可循環、低排放、可持續的產業結構、運行方式和消費模式。此外,還可以嘗試類似南方沖壓模具聯盟的企業間兼并重組模式,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提高規模經濟行業產業集中度,培育壯大一批產業聯盟;引導產業有序轉移,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促進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另外,應健全產業服務體系,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道路,促進中小企業集聚發展。
羅百輝表示,發展我國的模具工業,必須結合我國國情和提升模具工業實際,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在這一過程尤其要注意三點。
1、采用************提升模具工業水準
用信息技術改造和提升模具工業的生產技術水準和管理水準,對發展國民經濟各行業所需要的高檔模具,對提高模具企業核心競爭力、市場競爭力、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起著關鍵的作用。我國模具工業在改造開放之后,才逐步采用CAD/CAE/CAM技術,數控加工設備的數量也是近幾年才有了顯著增加。所以,我們在采用高******技術和提升模具生產技術水準時,要考慮中國人口多,安排勞動力***業任務重的國情。